Lazy loaded image产品规划

产品规划
产品规划
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
1、什么是产品规划

产品规划
notion image
需求版本规划
产品规划的定义:
产品规划是一项战略性的管理活动,它指的是产品总监或产品线负责人对产品的未来发展方向、目标、路径和资源配置进行系统性设计和决策的过程。
  • 是一个过程。
  • 过程包含:分析产品的未来发展方向、战略决策、产品路径图、产品迭代计划..
  • 目的是把握市场机会,利用现有资源,让企业的核心产品具备竞争力。

2、产品规划的组成

 
处在产品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,产品规划的内容也有所差异,以下是产品规划内容的组成:
规划前:
1、市场分析: 1】市场趋势:环境、技术、政策.. 2】竞争格局:竞品分析..
规划中:
2、产品战略: 1】战略目标:选择什么、放弃什么 2】产品定位:产品形态与定位、方向与机会 2】产品线愿景:未来3-5年,该产品线要达成的终极状态。
3、用户需求分析
对产品的核心用户进行分析,还要满足哪些用户核心需求、需求变化趋势是怎么样的、..
4、产品多端规划:明确不同产品的定位与优先级
5、产品路线图:
1】】当前现状:了解当前产品线情况
2】里程碑:明确每个阶段的战略重点,按季度或半年度划分(拆解目标:以季度OKR的方式:o1:KR1向下拆解指标)
6、产品版本规划:故事场景与目标(需求目标、数据指标)
规划后:
7、需求规划:根据优先级设计需求的落地方案

3、关键过程与方法

3.1、如何设计产品战略

目标/本质:
明确产品在市场中的独特位置、竞争方式和价值主张,为产品发展指明方向。
构成/方法/关键过程
  1. 定位:
      • 目标市场: 我们为哪部分用户服务?(用户细分)
      • 价值主张: 我们为他们提供什么独特价值?帮助用户完成什么关键任务?
      • 差异化: 我们与竞争对手的核心区别是什么?是性能、设计、价格、服务还是生态?
  1. 定方向:
      • 产品愿景: 产品长期要达成的美好蓝图。
      • 战略目标: 未来1-3年具体、可衡量的目标(通常用OKR表示),如市场份额、营收规模、用户活跃度等。
  1. 定打法:
      • 安索夫矩阵: 帮助思考增长路径。
        • 市场渗透: 现有市场,现有产品(提升份额)。
        • 产品开发: 现有市场,新产品(开发新功能/产品)。
        • 市场开发: 新市场,现有产品(地域/用户群扩张)。
        • 多元化: 新市场,新产品(高风险)。
      • 构建壁垒: 如何建立护城河?是网络效应、品牌、技术专利、还是规模成本优势?
 
输出结果
产品战略文档,内容应包括:目标市场分析、独特的价值主张、差异化、产品愿景、核心竞争策略、3-5年的战略目标(OKR)、增长路径、核心壁垒。

3.2、核心需求与痛点的识别

目标/本质
识别用户的核心需求及业务痛点,明确产品的开发方向。
构成/方法/关键过程:
1】需求真伪的识别
2】5w2h
3】数据分析
4】痛点-需求矩阵:用户价值(重要性)和发生频率
输出结果
1】用户画像(角色与动作、场景与流程)
2】用户核心体验旅程图(用户核心体验流程图)
3】核心需求清单(需求调研的输出)

3.3、优先级

目标/本质
 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,科学决策先做什么后做什么,以实现价值最大化。
方法:
  1. 通过紧急程度评估明确优先级(四象限)
      • 上层业务规划/关注度-有准确上线时间的需求
      • 需求影响范围(需求影响范围、工作量成本评估、用户使用频率)
      • 价值VS努力(业务、产品、用户):优先做高价值、低努力的事项
      • 长期规划需求
  1. RICE模型:
      • Reach(覆盖人数): 一定时间内受影响的用户数。
      • Impact(影响程度): 对每个用户的影响有多大(通常用0.25-3分估算)。
      • Confidence(信心): 对这个估算的把握程度(100%为肯定)。
      • Effort(投入): 通常以“人月”为单位。
      • RICE Score = (Reach * Impact * Confidence) / Effort
      • 优点: 相对量化,综合考虑了多个维度。
  1. Kano模型: 将需求分为五类,帮助决策满足哪种类型的需求能最大化用户满意度。
      • 基本型: 必须有,否则不满意。
      • 期望型: 越多越好,线性提升满意度。
      • 魅力型: 用户意想不到的惊喜,能极大提升满意度。
      • 无差异型: 有无都不影响。
      • 反向型: 有反而导致不满意。
      • 策略: 确保基本型、竞争期望型、尝试魅力型。
  1. 加权评分卡: 自定义几个对公司重要的标准(如:战略对齐度、收入潜力、用户增长、风险等),赋予权重,对每个需求打分,计算加权总分。
输出结果
明确产品路线图战略目标的优先级

3.4、路线图

目标: 
将产品战略翻译成一个时间轴上的、可视化的沟通工具,对齐内外部期望,指导团队工作。
构成/方法
  1. 主题导向,而非功能列表: 路线图应展示“为什么做”(战略主题,如“提升用户体验”、“开拓国际市场”),而不是“做什么”(具体功能)。这为执行留出灵活性。
  1. 时间区间: 通常使用“现在-下一步-将来”或“本季度-下季度-未来”的模糊时间表达,避免被固定的交付日期绑架。
  1. 面向不同受众:
      • 高管路线图: 高度概括,聚焦于商业成果和战略里程碑。
      • 内部研发路线图: 包含战略主题、高优先级项目(Epic)、以及重要的技术债务或基础设施项目。
      • 销售/客户路线图: 突出对客户有价值的新特性和收益,谨慎承诺具体时间。
关键流程-设计步骤:
  1. 从产品战略目标中分解出几个关键战略主题。
  1. 为每个主题规划大致的实现阶段和里程碑。
  1. 将高优先级的项目(Epic)放入相应的时间框架内。
  1. 与相关方(技术、市场、销售)评审并达成一致。
  1. 定期(如每季度)更新路线图,反映最新进展和变化。
输出结果
1】可视化的产品路线图,通常以甘特图或表格形式呈现。 2】以季度OKR的方式:o1:KR1向下拆解指标。

3.5、版本规划

目标/本质: 
将路线图中的项目(Epic)分解为可执行、可测试、可交付的具体任务,并安排到具体的开发周期中。
构成:
  1. 版本规划:
      • 确定版本目标: 这个版本要解决什么核心问题?实现什么用户价值?对齐哪个路线图主题?
      • 召开迭代规划会: 产品经理向开发团队讲解需求,团队共同评估工作量(故事点)。
      • 优先级排序: 在版本内部,根据依赖关系、技术风险和价值..,对用户故事进行最终排序。
      • 制定发布计划: 确定版本周期、主要功能列表、发布时间点。考虑市场活动、销售节奏等外部因素。
  1. 需求细化:
      • Epic -> User Story: 将路线图上的大型项目(Epic)拆解成具体的用户故事(User Story)。
      • 用户故事地图: 通过故事地图梳理出一个版本内完整的用户流程,确保功能闭环和用户体验的连贯性。
      • 需求文档/原型: 产品经理需要撰写清晰的PRD,并与设计师合作产出高保真原型,明确业务逻辑、交互和视觉要求。
  1. 执行与调整:
      • 每日站会: 同步进度,解决阻塞。
      • 评审会: 向干系人演示已完成的功能,收集反馈。
      • 回顾会: 总结版本开发过程的得失,持续改进。
       
输出结果
版本发布计划、需求迭代任务列表、产品需求文档、原型/设计稿。

4、结果:规划的输出

 
  • 明确市场趋势与竞争格局
  • 明确战略目标与愿景:战略目标、产品定位与产品线愿景(明确各产品的预期数据指标)
  • 识别核心需求趋势:核心问题、核心需求及最大改变点
  • 明确时间表:明确预期优先级及排期、预计时间
  • 明确OKR计划:向下拆解指标:以季度OKR的方式:o1:KR1
  • 明确产品路线图:对齐公司战略,明确里程碑/当前现状
  • 明确版本规划:版本故事场景、版本内容
 
 
上一篇
面试篇01-开始篇
下一篇
什么是产品经理
Loading...